2022年8月东北大学 《刑法总论X》在线平时作业1
完整答案在最底下附件,请核对试题后再下载,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
《刑法总论》在线平时作业1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60分)
1.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防卫过当要负刑事责任,但()
A.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从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分工上划分可以把共同犯罪分为()
A.事前有通谋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B.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
C.一般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
D.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3.下列关于驱逐出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驱逐出境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
B.驱逐出境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
C.驱逐出境附加适用时,应当在其他刑罚执行完毕后将犯罪的外国人驱逐出中国国境
D.驱逐出境不可以适用于犯罪的无国籍人
4.下列关于我国刑法规定的罚金刑执行方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缴纳
B.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分期缴纳
C.期满不能缴纳的,强制缴纳
D.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不再追缴
5.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甲负责望风,乙入室盗窃,丙负责接应转运销赃,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A.简单的共同犯罪
B.复杂的共同犯罪
C.必要的共同犯罪
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
6.下列犯罪中,犯罪客体是简单客体的是()
A.故意杀人罪
B.绑架罪
C.医疗事故罪
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7.甲意图杀害乙。一日晚甲携带猎枪藏于乙家院内,从虚掩的门缝中见一黑影在移动,即认为是乙,遂举枪射击,并击中该目标。次日早晨,甲才得知打死的不是乙,而是乙的妻子丙。对甲应如何处理()
A.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刑事责任
B.因未造成乙受损害不负刑事责任
C.应负过失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
D.应负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8.甲与乙有仇,欲寻机杀乙。某日晚,甲手持大刀前往乙家害乙。在快到乙家时,甲突然感到腹部剧痛,只好去医院看医生。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预备
D.非罪行为
9.甲与乙有仇。一日,甲携带猎枪前往乙居住地,准备枪杀乙。然而,甲到达乙居住地附近,发现乙家楼下有多位警察正在处理一刑事案件,感到无法下手,遂返回。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
B.没有犯罪行为
C.犯罪未遂
D.犯罪预备
10.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防卫过当要负刑事责任但()
A.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1.重刑主义是与下列哪一刑法基本原则相违背的()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D.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12.甲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恰遇平日与己不和的乙甲即唆使其狗扑咬乙。乙警告甲甲继续唆使狗扑咬乙。乙边抵挡边冲到甲面前拣起石块将其头部砸伤。甲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乙的行为属于()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D.对象错误
13.甲与下列何人的共同盗窃行为构成共同犯罪()
A.未满16周岁的乙
B.未满14周岁的丙
C.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丁
D.精神病患者戊
14.2.下列何种犯罪属于特殊主体犯罪()
A.抢夺罪
B.招摇撞骗罪
C.贪污罪
D.行贿罪
15.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可以不予追究的是()
A.法定最高刑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B.法定最低刑3年以下
C.法定最低刑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D.法定最高刑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16.甲意图杀害乙。一日晚甲携带猎枪藏于乙家院内从虚掩的门缝中见一黑影在移动即认为是乙遂举枪射击并击中该目标。次日早晨甲才得知打死的不是乙而是乙的妻子丙。对甲应如何处理()
A.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刑事责任
B.因未造成乙受损害不负刑事责任
C.应负过失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
D.应负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17.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正在使用的电缆剪断卖掉的行为属于()
A.牵连犯
B.结合犯
C.想象竞合犯
D.结果加重犯
18.甲为了杀乙,连续两天跟踪乙,了解乙上下班的时间和经过路线。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未遂
B.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C.犯罪预备
D.只是犯意表示
19.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甲的行为属于()
A.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B.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C.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D.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20.在罪刑法定原则支配下犯罪的基本法律特征是()
A.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惩罚性
D.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21.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刑法应当采取成文的形式,禁止习惯法
B.禁止绝对不定期刑
C.禁止溯及既往
D.在中国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还包括“法律规定为犯罪的应当定罪处罚”的内容
22.下列情形中属于犯罪预备的是()
A.调查被害人的行踪
B.明确的犯意表示
C.开始着手实施犯罪行为
D.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
23.对下列哪些情形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A.15周岁的甲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
B.15周岁的乙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伤残
C.15周岁的丙贩卖海洛因800克
D.15周岁的丁使用暴力奸淫幼女
24.李某(22岁)伙同其弟(15岁)共同实施诈骗行为,骗取大量财物,则()
A.二人构成共同犯罪
B.李某单独构成诈骗罪
C.李弟不构成犯罪
D.李弟构成犯罪
25.根据我国刑法,在下列何种情况下,新法有溯及力()
A.行为时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新法认为是犯罪
B.行为时法律认为是犯罪,而新法不认为是犯罪
C.新旧刑法都认为是犯罪,但旧法处罚较重
D.旧刑法认为构成两罪,而新法认为构成一罪
26.9.犯罪主体要件的意义在于()
A.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
B.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标准之一
C.是区分一罪和数罪的标准之一
D.是影响量刑的因素之一
27.根据故意的认识内容的确定性程度,可将犯罪故意分为()
A.预谋故意
B.确定故意
C.突发故意
D.不确定故意
28.甲欲毒死妻子,便在妻子的饭碗中放置剧毒药物,不料妻子吃饭时,突然其3岁幼子抢要母亲的饭吃。甲害怕事情败露,没有阻止,致其幼子与妻子一起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妻子的死亡持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
B.甲对妻子的死亡持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
C.甲对幼子的死亡持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
D.甲对幼子的死亡持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
29.紧急避险的危险的来源有()
A.自然力量产生的危险
B.机械、能源设备产生的危险
C.动物侵袭造成的危险
D.不法侵害产生的危险
30.各国确定刑事管辖权的原则包括()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普遍原则
举报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60分)
1.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防卫过当要负刑事责任,但()
A.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从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分工上划分可以把共同犯罪分为()
A.事前有通谋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B.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
C.一般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
D.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3.下列关于驱逐出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驱逐出境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
B.驱逐出境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
C.驱逐出境附加适用时,应当在其他刑罚执行完毕后将犯罪的外国人驱逐出中国国境
D.驱逐出境不可以适用于犯罪的无国籍人
4.下列关于我国刑法规定的罚金刑执行方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缴纳
B.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分期缴纳
C.期满不能缴纳的,强制缴纳
D.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不再追缴
5.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甲负责望风,乙入室盗窃,丙负责接应转运销赃,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A.简单的共同犯罪
B.复杂的共同犯罪
C.必要的共同犯罪
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
6.下列犯罪中,犯罪客体是简单客体的是()
A.故意杀人罪
B.绑架罪
C.医疗事故罪
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7.甲意图杀害乙。一日晚甲携带猎枪藏于乙家院内,从虚掩的门缝中见一黑影在移动,即认为是乙,遂举枪射击,并击中该目标。次日早晨,甲才得知打死的不是乙,而是乙的妻子丙。对甲应如何处理()
A.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刑事责任
B.因未造成乙受损害不负刑事责任
C.应负过失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
D.应负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8.甲与乙有仇,欲寻机杀乙。某日晚,甲手持大刀前往乙家害乙。在快到乙家时,甲突然感到腹部剧痛,只好去医院看医生。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预备
D.非罪行为
9.甲与乙有仇。一日,甲携带猎枪前往乙居住地,准备枪杀乙。然而,甲到达乙居住地附近,发现乙家楼下有多位警察正在处理一刑事案件,感到无法下手,遂返回。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
B.没有犯罪行为
C.犯罪未遂
D.犯罪预备
10.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防卫过当要负刑事责任但()
A.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1.重刑主义是与下列哪一刑法基本原则相违背的()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D.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12.甲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恰遇平日与己不和的乙甲即唆使其狗扑咬乙。乙警告甲甲继续唆使狗扑咬乙。乙边抵挡边冲到甲面前拣起石块将其头部砸伤。甲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乙的行为属于()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D.对象错误
13.甲与下列何人的共同盗窃行为构成共同犯罪()
A.未满16周岁的乙
B.未满14周岁的丙
C.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丁
D.精神病患者戊
14.2.下列何种犯罪属于特殊主体犯罪()
A.抢夺罪
B.招摇撞骗罪
C.贪污罪
D.行贿罪
15.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可以不予追究的是()
A.法定最高刑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B.法定最低刑3年以下
C.法定最低刑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D.法定最高刑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16.甲意图杀害乙。一日晚甲携带猎枪藏于乙家院内从虚掩的门缝中见一黑影在移动即认为是乙遂举枪射击并击中该目标。次日早晨甲才得知打死的不是乙而是乙的妻子丙。对甲应如何处理()
A.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刑事责任
B.因未造成乙受损害不负刑事责任
C.应负过失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
D.应负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17.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正在使用的电缆剪断卖掉的行为属于()
A.牵连犯
B.结合犯
C.想象竞合犯
D.结果加重犯
18.甲为了杀乙,连续两天跟踪乙,了解乙上下班的时间和经过路线。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未遂
B.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C.犯罪预备
D.只是犯意表示
19.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甲的行为属于()
A.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B.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C.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D.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20.在罪刑法定原则支配下犯罪的基本法律特征是()
A.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惩罚性
D.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21.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刑法应当采取成文的形式,禁止习惯法
B.禁止绝对不定期刑
C.禁止溯及既往
D.在中国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还包括“法律规定为犯罪的应当定罪处罚”的内容
22.下列情形中属于犯罪预备的是()
A.调查被害人的行踪
B.明确的犯意表示
C.开始着手实施犯罪行为
D.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
23.对下列哪些情形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A.15周岁的甲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
B.15周岁的乙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伤残
C.15周岁的丙贩卖海洛因800克
D.15周岁的丁使用暴力奸淫幼女
24.李某(22岁)伙同其弟(15岁)共同实施诈骗行为,骗取大量财物,则()
A.二人构成共同犯罪
B.李某单独构成诈骗罪
C.李弟不构成犯罪
D.李弟构成犯罪
25.根据我国刑法,在下列何种情况下,新法有溯及力()
A.行为时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新法认为是犯罪
B.行为时法律认为是犯罪,而新法不认为是犯罪
C.新旧刑法都认为是犯罪,但旧法处罚较重
D.旧刑法认为构成两罪,而新法认为构成一罪
26.9.犯罪主体要件的意义在于()
A.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
B.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标准之一
C.是区分一罪和数罪的标准之一
D.是影响量刑的因素之一
27.根据故意的认识内容的确定性程度,可将犯罪故意分为()
A.预谋故意
B.确定故意
C.突发故意
D.不确定故意
28.甲欲毒死妻子,便在妻子的饭碗中放置剧毒药物,不料妻子吃饭时,突然其3岁幼子抢要母亲的饭吃。甲害怕事情败露,没有阻止,致其幼子与妻子一起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妻子的死亡持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
B.甲对妻子的死亡持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
C.甲对幼子的死亡持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
D.甲对幼子的死亡持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
29.紧急避险的危险的来源有()
A.自然力量产生的危险
B.机械、能源设备产生的危险
C.动物侵袭造成的危险
D.不法侵害产生的危险
30.各国确定刑事管辖权的原则包括()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普遍原则
答案附件,售价 2.00 奥币,点击购买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客服微信:aokai59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