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福建师范大学 《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二

完整答案在最底下附件,请核对试题后再下载,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
福师《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最早提出集体教育的是哪一位教育家()。  
A.陶行知  
B.马卡连科  
C.苏霍姆林斯基  
D.布鲁纳  
2.现代德育在德育方法上()  
A.更侧重于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方法  
B.只强调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方法  
C.强调施教传道方法和受教修养方法的综合统一  
D.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可以不相联系的综合统一  
3.个别教育的对象是()。  
A.专指后进生  
B.专指特殊学生  
C.不包括优秀生  
D.既包括后进生,也包括优秀生、一般生和特殊学生  
4.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体现了哪一种德育方法()  
A.说理教育法  
B.实际锻炼法  
C.品德评价法  
D.榜样示范法  
5.品德是一种什么现象()。  
A.是一种社会现象  
B.属于个人意识范畴,是一种个体现象  
C.是一种生物现象  
D.是人的偶然的表现  
6.德育评价也是教育者进行教育的手段,受教育者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接受教育的过程,这表明德育评价具有何种功能()  
A.信息反馈功能  
B.管理功能  
C.教育功能  
D.研究功能  
7.哪一种方法主要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  
A.说理教育法  
B.品德修养法  
C.榜样示范法  
D.实际锻炼法  
8.在古代中国是哪一部书提出进行大学教育的完整体系,包括三纲领八条目()  
A.《论语》  
B.《大学》  
C.《孟子》  
D.《中庸》  
9.关于现代德育描述正确的是()。  
A.以现时代的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为基础  
B.以促使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  
C.促进社会现代化发展  
D.以上全对  
10.品德是一种什么现象()。  
A.是一种社会现象  
B.属于个人意识范畴,是一种个体现象  
C.是一种生物现象  
D.是人的偶然的表现  
11.“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这句话是哪一位教育家说的()  
A.夸美纽斯  
B.洛克  
C.康德  
D.赫尔巴特  
12.德育论的研究对象是:()  
A.德育规律  
B.道德教育规律  
C.政治教育规律  
D.思想教育规律  
13.决定了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是: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德育目标  
C.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水平  
D.当前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  
14.在社会主义社会,思想教育的核心是()  
A.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B.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  
D.社会公德教育  
15.少年期品德发展的特点是()。  
A.幼稚性  
B.动荡性  
C.成熟性  
D.自觉性  
二、多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6.现代德育过程的特点包括:()。  
A.现代德育过程是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过程。  
B.现代德育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作为主体思想品德完整发展的过程。  
C.现代德育过程是师生德性共进的过程  
D.现代德育过程是对环境开放的过程  
17.美国学校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是()。  
A.注重爱祖国,对祖国忠诚的教育  
B.注重责任公民的教育  
C.注重个人基本品德的教育  
D.注重解决学校现实问题的教育  
18.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的功能是:  
A.调动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B.整齐划一地管理德育工作者  
C.发挥德育组织的作用  
D.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效能  
19.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的三级运行方式包括()。  
A.社会德育管理运行  
B.校级德育管理运行  
C.学校中层德育管理的运行  
D.班级德育管理的运行  
20.儿童个性发展特别是品德发展变化的关键期有:  
A.2.5-3岁  
B.小学三年级  
C.5.5-6岁  
D.初中二年级  
21.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道德境界大体上可划分():  
A.极端自私自利的境界  
B.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境界  
C.先公后私的社会主义道德境界  
D.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道德境界  
22.德育目标对德育活动的作用有:  
A.选择作用  
B.协调作用  
C.控制和评价功能  
D.导向作用  
23.制约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因素有:()  
A.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B.受教育者的发展  
C.思想品德心理特点  
D.教育世界观的因素  
24.从受教者出发区分的德育管理过程基本环节有:()  
A.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思维  
B.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培养品德践行能力  
C.教育情况的回馈和总结  
D.品德的考察与评定  
25.如何贯彻知行统一原则?  
A.联系实际,讲清理论  
B.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道德行为  
C.要正面说理,疏通引导,启发自觉  
D.要树立先进典型,用正面榜样教育引导学生前进  
26.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A.德育的要求、内容、形式和方法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B.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  
C.从学生的思想特点出发进行德育  
D.要客观地全面地深入地了解研究学生  
27.英国学校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是()。  
A.注重宗教知识和传统教育  
B.注重培养具有理性的和自治人的教育  
C.注重个人品行的培养教育  
D.注重解决学校现实问题的教育  
28.品德基本要素有():  
A.思  
B.知  
C.情  
D.行  
29.德育论与()等学科发生关系。  
A.伦理学  
B.社会学  
C.心理学  
D.美学  
30.下列选项中属于原始社会的德育内容的是:  
A.原始社会的品德规范要求人们全力维护原始氏族和部落的整体利益  
B.热爱劳动是原始人的最主要的道德规范  
C.氏族内部的民主和平等也成为原始人道德关系的重要特征  
D.男子统治和奴役妇女的道德观念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31.隐形性,即无显性的老师和学生,也无“指令性”的德育要求,教育者的身分和德育内容是隐蔽的,这是社会德育的重要特点。  
32.“主体-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精髓。  
33.德育论就是研究道德教育的科学。  
34.教育目标,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共同特征:都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都具有超前性或理想性。  
35.体育教学也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发生影响,其突出的德育作用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组织纪律性、勇于拼搏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优良品德。  
36.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既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德育的基本性质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初级性。  
37.德育就是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道德社会化。  
38.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是基本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德育内容的主旋律。  
39.当代中国青少年表明的思想品德主要特征是思想品德认识的主体性和认识结果的多样性:()  
40.德育原则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  
41.实际锻炼法是指在教育者指导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  
42.自我教育的方法是指教育者指导受教育者促其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发生预期变化的方式方法。  
43."主体-发展性"集中地表现了德育形式转换的内涵。  
44.法纪教育不包含在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内容中。  
45.一般来说,人的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品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  
46.权系数是人们为区分不同的评价指标,对测评对象的价值和在测评指标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所赋予的不同的数值,权系数也叫权重。  
47.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德育目标所制约。  
48.德育管理运行的基本环节包括设置管理目标、制定德育计划、组织开展德育活动、检查和总结。  
49.德育发生是现代德育性质研究的起点。  
50.指导教育法通常指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等。  

答案附件,售价 2.00 奥币,点击购买
举报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客服微信:aokai59

要回复讨论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