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福建师范大学 《心理学》在线作业一

完整答案在最底下附件,请核对试题后再下载,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
福师《心理学》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12道试题共24分)  
1.“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的作用。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动机  
D.道德意志  
2.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进行划分,迁移可分为()。  
A.正迁移和负迁移  
B.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D.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3.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师资训练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身心特征与职业修养称为教师的()。  
A.教师素质  
B.心理素质  
C.教学能力  
D.教育机智  
4.听者把讲话人的交谈作为生成和加工新观念的一种刺激,这种倾听属于____。  
A.鸡尾酒式的倾听  
B.内容的倾听  
C.承担义务的倾听  
D.创造性的倾听  
5.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  
D.评价/反思过程  
6.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教学方法  
B.教师  
C.学生  
D.学习过程  
7.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欲望的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干出了违反道德规范的事。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  
A.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  
B.缺乏良好的情感  
C.道德意志薄弱  
D.没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  
8.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宜进行()观摩。  
A.正式  
B.非正式  
C.组织化  
D.非组织化  
9.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辐合思维  
D.直觉思维  
10.在教师的人格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教学有显著影响:一是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二是()。  
A.说到做到  
B.敬业精神  
C.热心和同情心  
D.重义气讲交情  
11.给出一个初始状态,问题解决者必须发展一系列达到目标状态的操作,通过这些操作,使最初状态不断向目标状态转化,最终达到总目标,这种问题属于____。  
A.具体问题  
B.归纳结构问题  
C.转换问题  
D.排列问题  
12.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  
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  
C.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了  
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  
二、多选题(共27道试题共54分)  
13.影响品德形成发展的外部因素包括____。  
A.家庭环境  
B.学校集体  
C.个人交往  
D.社会化  
14.教授心智技能或策略的主要目的是()。  
A.使学生学会学习  
B.学会解决问题  
C.成为一个自主的、自我调控的有效的学者  
D.获得很多知识  
15.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织在一起()。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与反思过程  
D.互动过程  
E.管理过程  
16.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  
A.感性直观  
B.实物直观  
C.本质直观  
D.模像直观  
E.言语直观  
17.一般来说,元认知策略可分为()。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计划策略  
D.监视策略  
E.调节策略  
18.马西亚(JamesMarcia)等人研究发现,个体面临冲突和选择的时候会产生的可能的情况包括____。  
A.获得角色同一性  
B.同一性拒斥  
C.同一性迷乱  
D.同一性延迟  
19.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包括____。  
A.成员间相互满足心理需要  
B.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但有可能存在着排他性  
C.行为上具有一致性  
D.成员的角色和数量不固定  
20.奥苏贝尔认为先行组织者可以采取的形式包括____。  
A.预知概念的例子  
B.一个概念的定义  
C.新材料和已知例子的类  
D.一个概括  
21.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的影响表现在____。  
A.学习动机可以加强注意  
B.学习动机可以动员个体立即对学习做好准备  
C.适中的学习动机的再现效果最好  
D.学习动机可以提高学习的坚持性  
22.动机具有____两个特性。  
A.活动性  
B.目的性  
C.适应性  
D.选择性  
23.知识学习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  
A.知识获得  
B.知识保持  
C.知识的提取  
D.知识的遗忘  
E.知识的建构  
24.从问题的性质来看,可以将问题分为____。  
A.抽象问题  
B.归纳结构问题  
C.转换问题  
D.排列问题  
25.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中的高级形式,是其他教学能力和教学行为的调节中枢,它的发展特征包括____。  
A.从他控到自控  
B.敏感性逐渐增强  
C.迁移性逐渐提高  
D.反思性逐渐增强  
26.维果斯基认为由低级机能向高级机能的发展主要的表现包括____。  
A.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  
B.抽象一概括机能的提高  
C.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D.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27.示范法由于范例的不同有()。  
A.辅导教师的示范  
B.角色的示范  
C.他人提供的示范  
D.电视、录像的示范  
E.有关读物的示范  
28.在学习动机方面,班杜拉注意到三种强化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即____。  
A.外部强化  
B.内驱力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29.周建达、林崇德(1994)将教师所面临的人际冲突情境分为____。  
A.教师与学生的冲突  
B.教师与学校的冲突  
C.教师与教师的冲突  
D.教师与家长的冲突  
30.以下各项属于人格测验的是()。  
A.创造力测验  
B.兴趣测验  
C.成就动机测验  
D.态度量表  
31.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加涅  
E.维纳  
32.组织策略可利用的图形有()  
A.系统结构图  
B.流程图  
C.模式或模型图  
D.网络关系图  
E.双向图  
33.皮亚杰在1930年出版的《儿童的道德判断》等著作中,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____。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34.复述策略包括____。  
A.复习  
B.试图回忆  
C.过电影  
D.多种感官协同记忆  
35.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投入主要有____。  
A.对学生的责任感  
B.与工作压力有关的信念  
C.为人师表,不断自我提高  
D.与学生间的友好信赖关系  
36.哪些人善于发现问题()。  
A.个体的好奇心、求知欲望越强的  
B.个体活动的积极性越高的  
C.个体的知识经验越丰富的  
D.个体视野越开阔的  
37.教学媒体包括()。  
A.投影  
B.录像  
C.计算机  
D.黑板  
E.图片  
38.教学反思的方法包括____。  
A.反思日记  
B.详细描述  
C.交流讨论  
D.行动研究  
39.维果斯基的理论对教学的影响可以归纳为____。  
A.学习者是自主积极的“学徒式学习者”  
B.学生的学习是受背景影响的  
C.为了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应向学生提供挑战性认知任务和支架  
D.教学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  
三、判断题(共11道试题共22分)  
40.负强化与惩罚的含义相同。  
41.元认知是关于个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知识的能力。  
42.内驱力和诱因这两个基本因素决定了动机具有主体性和选择性两个特征。  
43.首字联词法就是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  
44.组织策略的目的在于建构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关系的方法。  
45.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46.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47.如果学生把教师看做是榜样,教师必须言行一致、幽默、开朗、守纪律等。  
48.1868年,俄国教育家卡列杰夫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49.智力超常的学生一旦被鉴别出来,学校可以采取三种方式对他们进行特殊教学:跳级、丰富课程内容和单独编班。  
50.学习策略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是在布鲁姆1956年提出“认知策略”以后出现的。  

答案附件,售价 2.00 奥币,点击购买
举报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客服微信:aokai59

要回复讨论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