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本科《证据学》期末考试(试卷号:9559)题目
完整答案在最底下附件,请核对试题后再下载,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
2022秋本科《证据学》期末考试(试卷号:9559)
1.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不包括(???)。
A.犯罪构成要件事实
B.量刑情节事实
C.程序法事实
D.证据事实
2.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主体不包括(???)。
A.证人
B.侦查人员
C.检察人员
D.审判人员
3.定证据制度意味着(??????)的盛行。
A.证据理论
B.罪刑法定理论
C.刑讯逼供
D.自由心证理论
4.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发现的证据?
A.开庭前
B.审理过程中
C.宣判前
D.庭审结束后
5.在人类历史上,“对神宣誓”曾经是一种审判方式?
6.下列不属于国家秘密的密级的是(??????)?
A.绝密
B.机密
C.秘密
D.隐秘
7.根据诉讼证据的(???),可以把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A.存在
B.表现形式?
C.来源
D.证明方向
8.根据诉讼证据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的关系,可将诉讼证据分为(???)。
A.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B.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C.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
D.本证和反证
9.下列关于证据种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现场照片是对物证的固定和保全
B.被害人陈述是刑事诉讼中特有的证据种类
C.勘验笔录是民事诉讼中特有的证据种类
D.书证记载内容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文字、符号,图形
10.下列关于当事人自认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A.只能发生于诉讼过程中
B.是对不利于己的案件事实的承认
C.必须有明确的意思表示
D.必须有明确的意思表示
11.美国由外行组成的陪审团审理案件事实,为了正确引导他们判断证据,建立了(???????)。
A.自由心证
B.神示证据
C.证据规则
D.法定证据
12.下列关于证明对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程序法事实不属于证明对象
B.证据事实属于证明对象
C.刑事诉讼中排除行为违法性的事实属于证明对象
D.证明对象与实体法规范无关
13.司法认知针对的都是证明对象?
14.根据证据的来源,可以把证据分为(???)。
A.直接证据和传来证据
B.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C.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D.实物证据和言词证据
15.行政诉讼的证明责任始终由被告承担,原告不需要对任何事实承担证明责任?
16.我国司法实践中,近亲属之间不能相互作为证人?
17.在刑事诉讼中,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和书证是???(???)
A.直接证据
B.间接证据
C.原始证据
D.言词证据
18.当事人的陈述包括(???)。
A.?原告陈述
B.证人证言
C.犯罪嫌疑人供述
D.被害人陈述
19.口供特指(???)中的一种法定证据类型.
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经济诉讼
20.在民事诉讼中,(???)对自己提出的事实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A.当事人
B.被告人
C.原告
D.证人
21.刑事自诉案件的证明责任应当由(???)承担。
A.人民法院
B.自诉人
C.被告人?
D.证人
22.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辩解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
A.直接证据
B.原始证据
C.本证
D.言词证据
23.证据力就是证据能够进入诉讼用以证明待证事实的资格?
24.证据学理论中,“……并不意味着排除了合理怀疑的影子。”是针对(??????)的论述。
A.盖然性优势
B.较强的证据力
C.高度盖然性
D.最大可能性
25.当事人“自认”的诉讼效果实质上使得该事实成为免证事实?
26.《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中规定,辨认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嫌疑人人数不能少于(?)?
A.5
B.7
C.10
D.12
27.西方司法实践中,证据的“可采性”一般包括实质性、证明性、有效性?
28.自认一旦有效作出,当事人便不得再就所承认的事实进行争执,也不得任意撤销。这是由当事人该类诉讼行为的有效性所决定的,也是诉讼中(???)原则的体现。
A.禁止反言
B.禁止撤诉
C.撤诉有效
D.诉讼中止
29.德国由于是职业法官认定案件事实,故采用(????????)?
A.自由心证
B.神示证据
C.证据规则
D.法定证据
30.无罪推定的内核是(???????)?
A.判决前,任何人可以被称为罪犯
B.判决前,任何人不能被称为罪犯
C.诉讼中,任何人可以被称为罪犯
D.判决后,任何人不能被称为罪犯
31.被告人供述一般都是(???)。
A.传来证据
B.间接证据
C.直接证据
D.辩护证据
32.物证是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或者(???)
A.工具
B.痕迹?
C.?票证
D.枪支
33.证明责任的结果责任就是败诉?
34.德国证据学家罗森贝克的著作是《论证明责任》?
35.根据诉讼证据的(???),可以把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A.存在
B.表现形式
C.来源
D.证明方向
36.诉讼是人类的一种抽象思维的活动?
37.下列不属于实物证据的有(???)
A.凶器?
B.鉴定结论
C.毒品?
D.被害人的人身检查结果
38.“其存在的可能性大于其不存在的可能性”是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
39.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偷听偷录的证据不能用来证明待证事实?
40.不能反映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和书证是(???)。
A.言词证据
B.实物证据?
C.直接证据?
D.间接证据
41.西方陪审制度中的陪审员都是熟悉法律知识的人?
42.在我国现行立法中的证明标准是(???)种。
A.一
B.二
C.三
D.四
43.对被告人的口供不能轻信,但经过查证属实后,(???)成为定案的根据。
A.可以?
B.一律不能
C.有的能,有的不能
D.—般不能
44.“毒树之果”性质的证据不能进入诉讼用以证明待证事实?
45.反映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和书证都是(???)。
A.言词证据
B.实物证据
C.直接证据
D.间接证据
46.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经法定程序确认后,不能成为(???)。
A.被告
B.原告
C.被害入
D.证人
47.下列各项证据中,不属于物证的有(???)。
A.杀人凶器
B.诈骗犯罪所得的赃款
C.盗窃现场留下的撬压痕迹
D.将犯罪过程详细记录下来的录像带
48.证据的客观性实质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性?
49.诉讼前的证据保全不包括(???)。
A.行政机关采取的证据保全
B.公证机关采取的诉讼保全
C.人民法院应申请采取的证据保全
D.公安机关采取的诉讼保全
50.物证不可能是(???)。
A.原始证据
B.传来证据
C.直接证据
D.间接证据
1.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不包括(???)。
A.犯罪构成要件事实
B.量刑情节事实
C.程序法事实
D.证据事实
2.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主体不包括(???)。
A.证人
B.侦查人员
C.检察人员
D.审判人员
3.定证据制度意味着(??????)的盛行。
A.证据理论
B.罪刑法定理论
C.刑讯逼供
D.自由心证理论
4.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发现的证据?
A.开庭前
B.审理过程中
C.宣判前
D.庭审结束后
5.在人类历史上,“对神宣誓”曾经是一种审判方式?
6.下列不属于国家秘密的密级的是(??????)?
A.绝密
B.机密
C.秘密
D.隐秘
7.根据诉讼证据的(???),可以把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A.存在
B.表现形式?
C.来源
D.证明方向
8.根据诉讼证据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的关系,可将诉讼证据分为(???)。
A.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B.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C.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
D.本证和反证
9.下列关于证据种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现场照片是对物证的固定和保全
B.被害人陈述是刑事诉讼中特有的证据种类
C.勘验笔录是民事诉讼中特有的证据种类
D.书证记载内容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文字、符号,图形
10.下列关于当事人自认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A.只能发生于诉讼过程中
B.是对不利于己的案件事实的承认
C.必须有明确的意思表示
D.必须有明确的意思表示
11.美国由外行组成的陪审团审理案件事实,为了正确引导他们判断证据,建立了(???????)。
A.自由心证
B.神示证据
C.证据规则
D.法定证据
12.下列关于证明对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程序法事实不属于证明对象
B.证据事实属于证明对象
C.刑事诉讼中排除行为违法性的事实属于证明对象
D.证明对象与实体法规范无关
13.司法认知针对的都是证明对象?
14.根据证据的来源,可以把证据分为(???)。
A.直接证据和传来证据
B.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C.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D.实物证据和言词证据
15.行政诉讼的证明责任始终由被告承担,原告不需要对任何事实承担证明责任?
16.我国司法实践中,近亲属之间不能相互作为证人?
17.在刑事诉讼中,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和书证是???(???)
A.直接证据
B.间接证据
C.原始证据
D.言词证据
18.当事人的陈述包括(???)。
A.?原告陈述
B.证人证言
C.犯罪嫌疑人供述
D.被害人陈述
19.口供特指(???)中的一种法定证据类型.
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经济诉讼
20.在民事诉讼中,(???)对自己提出的事实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A.当事人
B.被告人
C.原告
D.证人
21.刑事自诉案件的证明责任应当由(???)承担。
A.人民法院
B.自诉人
C.被告人?
D.证人
22.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辩解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
A.直接证据
B.原始证据
C.本证
D.言词证据
23.证据力就是证据能够进入诉讼用以证明待证事实的资格?
24.证据学理论中,“……并不意味着排除了合理怀疑的影子。”是针对(??????)的论述。
A.盖然性优势
B.较强的证据力
C.高度盖然性
D.最大可能性
25.当事人“自认”的诉讼效果实质上使得该事实成为免证事实?
26.《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中规定,辨认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嫌疑人人数不能少于(?)?
A.5
B.7
C.10
D.12
27.西方司法实践中,证据的“可采性”一般包括实质性、证明性、有效性?
28.自认一旦有效作出,当事人便不得再就所承认的事实进行争执,也不得任意撤销。这是由当事人该类诉讼行为的有效性所决定的,也是诉讼中(???)原则的体现。
A.禁止反言
B.禁止撤诉
C.撤诉有效
D.诉讼中止
29.德国由于是职业法官认定案件事实,故采用(????????)?
A.自由心证
B.神示证据
C.证据规则
D.法定证据
30.无罪推定的内核是(???????)?
A.判决前,任何人可以被称为罪犯
B.判决前,任何人不能被称为罪犯
C.诉讼中,任何人可以被称为罪犯
D.判决后,任何人不能被称为罪犯
31.被告人供述一般都是(???)。
A.传来证据
B.间接证据
C.直接证据
D.辩护证据
32.物证是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或者(???)
A.工具
B.痕迹?
C.?票证
D.枪支
33.证明责任的结果责任就是败诉?
34.德国证据学家罗森贝克的著作是《论证明责任》?
35.根据诉讼证据的(???),可以把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A.存在
B.表现形式
C.来源
D.证明方向
36.诉讼是人类的一种抽象思维的活动?
37.下列不属于实物证据的有(???)
A.凶器?
B.鉴定结论
C.毒品?
D.被害人的人身检查结果
38.“其存在的可能性大于其不存在的可能性”是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
39.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偷听偷录的证据不能用来证明待证事实?
40.不能反映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和书证是(???)。
A.言词证据
B.实物证据?
C.直接证据?
D.间接证据
41.西方陪审制度中的陪审员都是熟悉法律知识的人?
42.在我国现行立法中的证明标准是(???)种。
A.一
B.二
C.三
D.四
43.对被告人的口供不能轻信,但经过查证属实后,(???)成为定案的根据。
A.可以?
B.一律不能
C.有的能,有的不能
D.—般不能
44.“毒树之果”性质的证据不能进入诉讼用以证明待证事实?
45.反映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和书证都是(???)。
A.言词证据
B.实物证据
C.直接证据
D.间接证据
46.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经法定程序确认后,不能成为(???)。
A.被告
B.原告
C.被害入
D.证人
47.下列各项证据中,不属于物证的有(???)。
A.杀人凶器
B.诈骗犯罪所得的赃款
C.盗窃现场留下的撬压痕迹
D.将犯罪过程详细记录下来的录像带
48.证据的客观性实质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性?
49.诉讼前的证据保全不包括(???)。
A.行政机关采取的证据保全
B.公证机关采取的诉讼保全
C.人民法院应申请采取的证据保全
D.公安机关采取的诉讼保全
50.物证不可能是(???)。
A.原始证据
B.传来证据
C.直接证据
D.间接证据
答案附件,售价 5.00 奥币,点击购买
本帖最后编辑于2022-12-25
举报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客服微信:aokai59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