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行业重回洪荒时代后再次崛起的三要素
双减之后,整个教培行业一片哀伤,昔日被誉为永恒朝阳产业的行业忽然到了暮年。很多从事了几十年教培行业的大佬,私下也都认为这个行业或许机会不在、一蹶不振,真正成为了夕阳产业。
客观地讲,从2021年7月24日到今天,教育部的双减火力全开,虽然不足一年,却让K12赛道成了重灾区,尤其是对于那些遵规守纪的超大型和大型教育培训公司而言,他们损失惨重!曾经以在美股上市为荣的中概股教育企业,除了最大的三两家(市值也已经缩水在90%以上)之外,其余的几十家也几乎都面临着退市、私有化和破产的危机。
教培行业的市值修复、行业重建、赛道重构已经成为整个行业存续的必然要求。其实我们看到双减前既往的教培行业事实上只有两类企业:K12学科教育企业和非K12学科教育企业,后者包括了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大学生教育、老年人教育等等,虽然后者种类繁多,但是整个体量加起来也远远不及K12学科培训。也就是说,虽然教培企业数量巨大、种类繁杂,但是和K12学科教育企业相比较而言,其他多个类别的教育培训企业只能统称为非K12学科企业。
由于K12学科教育企业数量庞大、体量庞大、收益丰厚、一枝独秀,非K12学科教育企业往往不被K12学科教育企业和火热的资本所重视。当然,K12教育企业的兴盛自是源自于K12学科教育体量庞大、刚需性强、运营难度相对小、从业人员运营能力相对较强。
相形之下,非K12学科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培训赛道因为ROI的原因,面临着资金投入不足、人才投入不足和产品研发能力(市场刚需挖掘)不足的三不足。
而这种不足却成了整个行业双减之后的一种新的契机,成为了行业重建的基础,成为了K12学科教育企业转型的新方向,为行业的重新发展带来了希望。
但是,罗马并不是一天建成的,相比已经苦心经营、大规模经营了10-20年的K12学科教育赛道而言,素质教育培训和职业教育培训赛道的崛起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由于如前所述的“三不足”问题,素质教育培训和职业教育培训赛道存在很多乱象,在不规范的基础上建立规范的赛道,远比在白纸上新建要更为艰难。
特别地,目前整个教培行业士气低迷,国家整体政策趋紧,整个宏观形势不明朗,在这样的天时下,重建一个备受打击的行业,其难度可想而知。然而也恰恰因为这个原因,否极泰来,也许现在才是行业再出发的最佳时机。今天我们重点来说说教培行业的职业教育需要的三个改变,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新契机。
一、职业教育培训企业要从重营销转向重视课程、重视售后服务是整个行业良性发展的起点。
首先,就是重新审视职业教育培训企业自身的业务逻辑起点,而对于教培行业而言,这个起点不是如何销售,而是如何提升课程质量、提升售后服务。关于这一点,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曾经说过:凡是在新东方工作过三年以上的员工都会认识到课程质量是教育培训机构生命。
目前可以说职业教育培训企业的口碑普遍不高。提升教育产品的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全面从重营销、轻产品模式向以教育产品和服务为核心转换,重建职业教育培训企业的信誉是当务之急。从目前网上陈列的大量知名职业教育企业投诉看,职业教育企业的主要问题是课程质量不高、教育服务水平差。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