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学习网《心理学》终结性测试
完整答案在最底下附件,请核对试题后再下载,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
终结性测试
1.青春期的青少年在探寻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如果经历到周围价值观的不一致,可能产生角色混乱。
2.“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等都是()表现。
A.社会助长作用
B.从众行为倾向
C.恐惧感
D.态度改变
3.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再认和回忆就是对信息的()。
A.提取
B.编码
C.贮存
D.保持
4.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者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叫做()。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5.实验法是在人为的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使被研究者产生某种心理现象并进行研究的方法。
6.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都存在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之分。
7.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的过程。
A.编码
B.存储
C.提取
D.分析
8.()是儿童早期生活中的重要关系,是个体社会化的开端和组成部分。
A.母爱
B.依恋
C.友谊
D.社会责任
9.根据埃里克森提出的生命的全程发展阶段理论,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表现在()。
A.社会关系
B.依恋
C.性别角色
D.同伴交往
10.奥尔波特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不断发展的,主要可以分为()。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理想自我
11.学习到的东西引起行为变化,只有这种变化是可以当时直接观察或可测量的才能称为学习。
12.感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13.“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影响。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以上一个也不是
14.
15.以伦理原则定向,以个人良心为准的道德是属于()。
A.习俗水平第三阶段
B.习俗水平第四阶段
C.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
D.后习俗水平第六阶段
16.《水浒传》中的浪子燕青属于胆汁质的气质。
17.发散思维的三个重要特性即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18.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自我由()组成。
A.个人自我
B.社会自我
C.主我
D.客我
19.()是指通过群体讨论使得成员的决策倾向趋于极端的现象。
A.群体极化
B.群体思维
C.社会助长
D.社会惰化
20.系列型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同时兼顾到各种可能性才能解决好问题。
21.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能逻辑地思考事物,获得守恒的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这一特征属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2.如果解决某种问题时,用同样的方法屡屡成功,以后每次遇到类似情境时,都会采取同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就是()的作用。
A.迁移
B.功能固着
C.定势
D.习惯
23.一个人的健康包含了身体、心理、社会生活等方面。
24.()是个人因其身心需要,在家庭、同伴、师长及职业团体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对于与工作直接相关的物质报酬、地位以及自我发展目标的总的看法。
A.职业操守
B.职业能力
C.职业兴趣
D.职业价值观
25.“悲喜交加”,“百感交集”是人的情绪和情感的()的表现。
A.复杂性和矛盾性
B.稳定性
C.可变性
D.生理性
26.根据注意是否有目的和意识努力程度,注意分为()。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随意注意
27.
28.影响职业选择的个人因素有()。
A.性格
B.能力
C.职业兴趣
D.职业价值观
29.在生理方面各种生理功能最强盛的时期是()。
A.青少年期
B.成年早期
C.成年中期
D.成年晚期
30.“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是()。
A.有条件的
B.无条件的
C.不可能的
D.以上一个也不是
31.自我具有社会性,是在文化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文化的不同导致了自我意识的差异。
32.以下属于味觉的是()。
A.甜
B.苦
C.酸
D.辣
33.根据加涅的理论,人类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得五类才能,相应存在五种学习类型,即智力技能和()。
A.态度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运动技能
34.“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说明人际吸引受到()因素的影响。
A.熟悉性
B.接近性
C.相似性
D.个人特征
35.命题是人们获得知识、认识事物、进行思维的最基本单位。
36.一个人自愿的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某事的行为叫做服从。
37.“我是一个快乐的人,我喜欢蓝色”这是一个人的()。
A.个人自我概念
B.社会自我概念
C.镜中自我概念
D.他人自我概念
38.需要层次理论是由()提出的。
A.皮亚杰
B.罗杰斯
C.马斯洛
D.维果茨基
39.遗忘的干扰现象有()两种。
A.前摄抑制
B.后摄抑制
C.上摄抑制
D.下摄抑制
40.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突破障碍、发展潜能、自我实现,是职业发展最经济的模式。
41.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是()。
A.动机
B.情绪
C.能力
D.性格
42.短时记忆可以存贮的信息量是5——9个()。
A.字母
B.数字
C.词组
D.组块
43.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A.工作表现机会
B.企业政策
C.行政管理
D.工资发放
44.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45.关于感觉和知觉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两者密不可分
B.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
C.二者没有区别
D.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46.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即指向性和针对性。
47.身材偏胖的人穿深色衣服会看起来苗条些,这说的是()现象。
A.错觉
B.感觉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理解性
48.偏好与物打交道,如工具、动植物等,喜欢操作工具,穷于人际交往这样的人格特点属于霍兰德提出的()人格类型。
A.实用型
B.研究型
C.艺术型
D.事务型
49.情绪是一个复杂的整体过程,它的构成主要包括()层面。
A.主观体验
B.面部表情
C.生理唤醒
D.外在表现
50.()是第一个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
A.韦克斯勒量表
B.比奈量表
C.比奈-西蒙智力量表
D.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1.青春期的青少年在探寻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如果经历到周围价值观的不一致,可能产生角色混乱。
2.“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等都是()表现。
A.社会助长作用
B.从众行为倾向
C.恐惧感
D.态度改变
3.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再认和回忆就是对信息的()。
A.提取
B.编码
C.贮存
D.保持
4.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者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叫做()。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5.实验法是在人为的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使被研究者产生某种心理现象并进行研究的方法。
6.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都存在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之分。
7.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的过程。
A.编码
B.存储
C.提取
D.分析
8.()是儿童早期生活中的重要关系,是个体社会化的开端和组成部分。
A.母爱
B.依恋
C.友谊
D.社会责任
9.根据埃里克森提出的生命的全程发展阶段理论,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表现在()。
A.社会关系
B.依恋
C.性别角色
D.同伴交往
10.奥尔波特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不断发展的,主要可以分为()。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理想自我
11.学习到的东西引起行为变化,只有这种变化是可以当时直接观察或可测量的才能称为学习。
12.感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13.“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影响。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以上一个也不是
14.
15.以伦理原则定向,以个人良心为准的道德是属于()。
A.习俗水平第三阶段
B.习俗水平第四阶段
C.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
D.后习俗水平第六阶段
16.《水浒传》中的浪子燕青属于胆汁质的气质。
17.发散思维的三个重要特性即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18.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自我由()组成。
A.个人自我
B.社会自我
C.主我
D.客我
19.()是指通过群体讨论使得成员的决策倾向趋于极端的现象。
A.群体极化
B.群体思维
C.社会助长
D.社会惰化
20.系列型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同时兼顾到各种可能性才能解决好问题。
21.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能逻辑地思考事物,获得守恒的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这一特征属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2.如果解决某种问题时,用同样的方法屡屡成功,以后每次遇到类似情境时,都会采取同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就是()的作用。
A.迁移
B.功能固着
C.定势
D.习惯
23.一个人的健康包含了身体、心理、社会生活等方面。
24.()是个人因其身心需要,在家庭、同伴、师长及职业团体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对于与工作直接相关的物质报酬、地位以及自我发展目标的总的看法。
A.职业操守
B.职业能力
C.职业兴趣
D.职业价值观
25.“悲喜交加”,“百感交集”是人的情绪和情感的()的表现。
A.复杂性和矛盾性
B.稳定性
C.可变性
D.生理性
26.根据注意是否有目的和意识努力程度,注意分为()。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随意注意
27.
28.影响职业选择的个人因素有()。
A.性格
B.能力
C.职业兴趣
D.职业价值观
29.在生理方面各种生理功能最强盛的时期是()。
A.青少年期
B.成年早期
C.成年中期
D.成年晚期
30.“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是()。
A.有条件的
B.无条件的
C.不可能的
D.以上一个也不是
31.自我具有社会性,是在文化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文化的不同导致了自我意识的差异。
32.以下属于味觉的是()。
A.甜
B.苦
C.酸
D.辣
33.根据加涅的理论,人类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得五类才能,相应存在五种学习类型,即智力技能和()。
A.态度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运动技能
34.“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说明人际吸引受到()因素的影响。
A.熟悉性
B.接近性
C.相似性
D.个人特征
35.命题是人们获得知识、认识事物、进行思维的最基本单位。
36.一个人自愿的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某事的行为叫做服从。
37.“我是一个快乐的人,我喜欢蓝色”这是一个人的()。
A.个人自我概念
B.社会自我概念
C.镜中自我概念
D.他人自我概念
38.需要层次理论是由()提出的。
A.皮亚杰
B.罗杰斯
C.马斯洛
D.维果茨基
39.遗忘的干扰现象有()两种。
A.前摄抑制
B.后摄抑制
C.上摄抑制
D.下摄抑制
40.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突破障碍、发展潜能、自我实现,是职业发展最经济的模式。
41.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是()。
A.动机
B.情绪
C.能力
D.性格
42.短时记忆可以存贮的信息量是5——9个()。
A.字母
B.数字
C.词组
D.组块
43.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A.工作表现机会
B.企业政策
C.行政管理
D.工资发放
44.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45.关于感觉和知觉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两者密不可分
B.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
C.二者没有区别
D.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46.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即指向性和针对性。
47.身材偏胖的人穿深色衣服会看起来苗条些,这说的是()现象。
A.错觉
B.感觉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理解性
48.偏好与物打交道,如工具、动植物等,喜欢操作工具,穷于人际交往这样的人格特点属于霍兰德提出的()人格类型。
A.实用型
B.研究型
C.艺术型
D.事务型
49.情绪是一个复杂的整体过程,它的构成主要包括()层面。
A.主观体验
B.面部表情
C.生理唤醒
D.外在表现
50.()是第一个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
A.韦克斯勒量表
B.比奈量表
C.比奈-西蒙智力量表
D.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答案附件,售价 3.00 奥币,点击购买
本帖最后编辑于2023-01-01
举报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客服微信:aokai59
0 个回复